科学信息技术备课组第三次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2017年10月10日,主力学校科学信息技术备课组在科学实验室举行了第三次集体备课活动,本次备课活动主备人张檀老师就所任教的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进行了分析说明。
张檀老师就本单元内容地位以及核心概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1、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它们受压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如何增强横梁抗弯曲能力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
2、增加横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横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要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厚度比增加宽度更有效。
3、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4、改变薄板形材料的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虽然减少材料的宽度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5、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受到压力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能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6、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具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优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坚固。
7、生物体中的拱形:人的头骨、拱形的肋骨、贝壳、乌龟的壳、鸡蛋、接近圆形的水果。
8、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
9、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10、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好。
11、框架结构铁塔的特点: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空气阻力小。
12、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板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桥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紧,还增加了桥面的抗弯曲能力。
13、钢缆能承受巨大的拉力,人们用它建造钢索桥,大大增加了桥的跨越能力。
备课组各成员在认真阅读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及后教材也提出了自己的理解以及建议:
苏金来老师表示,主要是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参与实验,感受到各种形状与结构的不同作用,这对掌握本单元的知识非常重要。
林伟东和张家玲等老师均表示,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有很多环节可以通过学生的制作比赛来完成,这样更能激起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通过老师们的共同研讨,整理清楚了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建议,让学生学起来更轻松更高效,本次集体备课活动圆满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