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同乐主力学校
 
  学校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校园资讯->学校新闻->正文

善行文化播边疆”系列报道之一

高原上的太阳花

2017-11-01 19:57   审核人:

2017年9月下旬,深圳市第九批援疆支教队肩负深圳人民的重托,怀着“牢记重托·不辱使命”的坚定信念,意气风发地奔赴祖国边疆开启他们为期一年的支教之旅。我校语文教师杨国兴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远赴千里之外的边疆实地践行我校“善的传承,行的拓展”的“善•行”文化。目前支教于新疆喀什市第十八小学。

善行文化播边疆”系列报道之一

高原上的太阳花

龙岗区同乐主力学校    杨国兴

万里之外,依然是我的归宿!

——题记

都说,“西藏是一种病,不去治不好;新疆是一种瘾,去了戒不掉”!是的,新疆,天堂遗漏在人间的一处净土,而我,带着支教的情怀而来!带着主力人的“善·行”文化而来!愿主力人的“善的传承,行的拓展”的种子在祖国的边疆大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成长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经过一天的辗转,我们来自深圳的14名援疆支教老师终于抵达目的地——喀什噶尔。这是一座美丽的古城,素有“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不到古城不算到喀什"的美誉!我有幸被派到喀什市第十八小学,这是一所民语学校,也是深圳在喀什援建的第一所学校。虽然校园环境不如深圳优美,但处处彰显着民族特有的气息。

初进校园,我们就被一大群小外国人似的孩子包围了。我们被簇拥着,拉扯着,这些塔吉克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的小家伙们用“标准”的新疆普通话“老师、老师”地叫着,一双双无暇的眼睛和太阳花一般灿烂的笑靥让我瞬间觉得使命光荣又倍感压力!此后的几天,我们不断地进班级听课,每进一间教室,都被孩子们热烈地包围着问这问那,貌似我们成了他们眼中的“外国人”,永远也无法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两个星期后的一个下午,我走进四(7)班教室听课。一进门还是一如既往的受欢迎,前后拥簇,让我有种当“明星”的感觉!也正是在这一刻,我发现教室后面的一个小男孩静静的坐着,他的“与众不同”让我心生困惑:“难道他不欢迎我”?此时,铃声已响,我刻意坐在了他的旁边,因为我要摸清楚这家伙的“底细”。然而,他的表现让我始料未及。整堂课,他都静如沙漠中的一棵胡杨,不管风沙如何强劲,他总在那儿一动不动。自然,我摸底细的计划暂时宣告破灭。下课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腼腆的他低头揪着手指头颤颤地立在我的面前,迟迟不愿与我交谈。最后还是一块智能电话手表起了作用,他终于开口与我对话。他叫马木提江·买买提,是一个维族家庭的孩子,父母因故不能照顾他的生活,当地政府把他安排到学校搭建的临时宿舍来住。他已经2个多月没有见他的父母了,他之所以对那块智能手表“动心”,也是为了想听听父母的声音。

接下来的几周,我每天利用课间时间去看看他,帮他带点学习用品和零食,并与他交谈,慢慢地,他似乎不怕我了,甚至有些期盼我的出现,我也觉得此刻的我不再像是一名老师,而像他的家长。更让我触动的是在校园社团展示的那个下午,我拿着中午买的囊饼去找他,他第一次跟我说“谢谢”时,眼睛里泛着泪花,尔后开心的露出了那久违的八颗牙齿。一股热流瞬间涌上了我的心头,我只是扭过了头。是啊,太阳花还有重开的一天,而孩子们呢?无辜的孩子,稚嫩的孩子,离开父母温暖怀抱的孩子能承受大自然的风吹雨打吗?

作为支教老师,我要好好利用这一年半时间,把主力人的“善·行”种子好好播撒在他们的心中,把自己所拥有的每一份爱、每一点知识都奉献给他们,希望他们这般灿烂的笑靥如太阳花一般,永远绽放在美丽的帕米尔高原。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