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同乐主力学校与名星学校的结对帮扶工作,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4月22日上午,同乐主力学校刘雅燕老师受邀到名星学校送课。学校党支部宣传委员、教导处王岩主任、六年级备课组老师前往听课。






刘雅燕老师以《那个星期天》为例,让学生学习“融情于景”的写法,带来了一节读写结合的语文课堂。课前,刘老师与学生进行古诗接龙游戏,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课上,刘老师先让学生回顾什么是“融情于景”,再让学生找《那个星期天》这篇课文中运用了融情于景写作手法的句子,明白景物发生变化是因为人的心情发生了变化。刘老师循循善诱,和学生一起总结出写好“融情于景”的方法,再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片段的写作,最后展示学生的作品,依据评价表进行点评。一节课下来,学生掌握了“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能写出完整的片段,达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课后,两校老师结合刘雅燕老师的课进行了课堂教学研讨。名星学校的老师对刘老师的课给予了极大的赞赏,他们认为:刘老师的课堂准备充分,思路清晰,讲解细致,方法指导到位,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读写结合的课堂,突破了以往讲读课的瓶颈,把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结合起来,提高了课堂效率,提升了学生写作能力。

王岩主任就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和老师们进行了交流。王主任认为,一节好课,“彩”是出在学生身上的,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表达和展示的空间;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而读写结合的课堂,能较好地突破这个难点;阅读教学不能和写作教学分开,课文的学习是为了梳理写作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以教材为例,让学生学习某种写作方法,梳理出写作技巧,并在课堂上进行片段写作,及时反馈和修改。通过长期的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会有所提升;在评价表的设计上,要有梯度,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有弹性,多鼓励学生。同时,教师也要提高个人的调控能力,依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真正在课堂上解决学生不懂的问题,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课。

名星学校的邵主任表示,教师的成长既需要自己的业务钻研,也需要团队的交流研讨。两校的帮扶活动,让老师们有了更多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希望老师们在每一次的交流中都有所收获,把所学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上好每一节课,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
两校的研讨,为老师搭建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希望通过这些交流活动,能让老师们有所思、有所得,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