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同乐主力学校
 
  心理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教育教学->心海导航->心理常识->正文
学生朋辈心理互助
2017-09-22 14:11   审核人:

舒同学从小热爱画画,参加过很多比赛得过很多奖,自从升入高中,学业紧张,父母为此很担忧,多次找他谈话,希望他能把心思和精力放到学习上,不要参加这种在家长眼里与学习无关而且耽误时间的活动,当他没考好的时候,家长就会说他成绩之所以差,就是因为参加了活动,为此他很苦恼,来到了我们朋辈心理咨询室,有一定辅导经验的心理社副社李薇对他进行了辅导,和他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对的,但前提是要在合理分配时间的基础上进行,有主有次,要学会和家长沟通,告诉他们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而不是不理睬父母,告诉他们参加活动也是一种锻炼,学着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学会和父母沟通才能使自己与父母的心拉近。”

上图是心理社刘可明(左)为林同学(右)做心理辅导 林同学是A班的一名学生,品学兼优,是老师心中的好孩子,是他人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是父母的骄傲,他为此压力很大,我们找来了心理社部长也是A班的刘可明为他进行辅导,因为有共同之处才能产生共鸣,林说:“我害怕失败,也不敢失败,因为那样我会让很多人失望,我每天都过得很累。”辅导员刘可明回答他:“我们算是同病相怜,我也要肩负很多来自于外界的压力,但我从来不把他们的压力放在心里,因为我们正值青春年华,为何不在快乐中学习?带着那么大的压力去学也学不好,我们不要在乎结果,更要在重过程,只要自己努力做到问心无愧就可以了,每个人对你的要求不同,难道你就要为了满足不同的需求完成不同的目标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做最好的自己就可以了,无需在意他人对自己不同的看法。”

朋辈心理互助室介绍

朋辈心理互助是从朋辈辅导衍生出来的概念,是指年龄相当者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和朋友给予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提供一种具有心理辅导功能的帮助,它可以理解为非专业心理工作者作为帮助者在从事一种类似于心理辅导的帮助活动。

临川一中朋辈心理互助中心成立于2013年,由心理老师汪才柱作为朋辈心理咨询的指导老师。互助中心辅导员由具一定心理学知识、愿意为同学服务、综合素质较好的同学组成。“朋辈心理互助中心成员秉承“助人自助”的理念,协助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做好日常事务,促进自身心理成长。朋辈心理互助中心旨在帮助高中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挫折、烦恼,给予情感上的关心、安慰和鼓励,共同营造“关注心灵健康,共创美丽人生”的良好高中氛围。

中、高考复习方法、心态调整

临川一中朋辈心理辅导室

中、高考一天天临近,复习越来越紧张,每位同学都在做着最后的准备。能否充分利用好考前时间,实现自己梦寐以求的愿望――进入理想的高中、大学,最后的冲刺至关重要。这不仅需要良好的学习方法,更需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发挥出自己最高的水平。建议同学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准备,必然取得良好效果。

一、制定详细、周密的复习计划

初、高三时学校老师早已开始进行系统复习,但光听老师讲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自己有计划地对知识点进行全面掌握。这里将自主复习的计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重点是梳理知识点,系统复习,强化基础训练。

第二个阶段:纵、横向进行知识是链接,将知识点、线结合,交织成知识网,注重与现实的联系,以达到能力的培养、提高,同时本阶段还应注意试题的训练和题型的分析。

第三个阶段:查漏补缺,以回顾性复习和中、高考模拟训练为主。复习的要求是“回顾、模拟、强化、调节”通过回顾教材,模拟训练,从而温故知新,进一步提高应试能力。

二、运用适当、高效的学习方法

中、高考命题的目的是选拔能力比较强而不是仅会死记硬背的学生。复习双基,可以利用目录进行回忆,先通过目录一部分一部分地回忆,回忆起来的东西就让它过去,回忆不起来的或有困难的就重点看课本,当全部回忆完某部分后就进行简单的归纳总结。

每一部分都按此方法复习完后,重点要搞清楚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使基础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基本能力可以通过对基础知识的运用加以培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就加强了基础知识的理解,因此,定时、定量的模拟练习是提高能力的关键。

三、注重复习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加强落实:千法、万法,落实好才是好法。初、高三复习每一步都离不开知识是落实,哪位同学知识落实得好,将来在中、高考中的收效就比较大。要经常性地进行归纳,没有知识是归纳总结,就没有知识是落实。特别是每次练习和考试的失误,要认真总结,防止今后再出现同样的问题。

独立思考:要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不要过多地依赖同学和老师。越往后复习,同学们自身的作用就越来越大,同一个老师教的班级,不同的同学成绩差别很大。老师讲的题、与同学讨论的题易忘,自己做的题、特别是做错后改正过来的题便不易忘记。

讲究质量:不要只追求做题数量,而要追求做题的质量。糊糊涂涂做三套,不如明明白白做一套,要讲质量,讲效果。只追求数量,什么问题都摸棱两可,知道的越多越糊涂。对于老师精心组合的题、自己平时害怕的题、容易出错的题要精做,用多种方法做,全方位地“透视”;其余题目而已一般化地做;有把握的题目、做过多遍的题目可以不做。

建备忘录:对疑难问题和错误随时记录,不能轻易放过。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以备以后解决。经常性地反思自己的错误,才能使自己的弱项变为强项,劣势变为优势,否则问题得不到解决,学习成绩就很难得到提高。

劳逸结合:记住公式8-1>8,每天学习7个小时,再休息放松1个小时,其效果要优于8个小时全用于复习。切记不能选择玩电脑上网来调节大脑,因为玩电脑或上网容易上瘾,容易在大脑里形成优势兴奋灶,抑制已掌握知识的发挥。

四、正确认识自我,及时调整心态

第一,制定好作息时间。把每天复习功课、文体活动、休息睡眠的时间安排合理,按计划行事,避免在家复习忙忙乱乱,毫无计划。

第二,抓住最佳记忆时间。心理学研究证明,早上起床后半小时及晚上睡前半小时记忆效果最好。建议考生在这两个时段复习最关键、最重要的课程内容。

第三,适当进行自己喜欢的文体活动。调节情绪、消除疲劳、养精蓄锐,以稳定、饱满的情绪迎战中、高考。

第四,注意饮食,防止胃肠疾病。按照平时的饮食习惯平衡营养。不可大鱼大肉,暴饮暴食,这样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影响情绪安定,不利于考试。

第五,心平气和,防止烦躁。不想考试后的事,不与人争论问题,心平气和地对待考前的一些事情。考前有些紧张担心在所难免,有些焦虑不要看得太重,否则会影响考试。

第六,增强信心。从考前十天开始不再做难题,不再一味地、漫无目的地做新题。强化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增强信心。每个人掌握的知识程度不一样,中、高考的目标就不一样。只要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目标,高考就是成功的。临考前几天,要学会给自己心理暗示:我不会做的,别人都不会;我要是考不上,别人也考不上,要相信自己的力量。每天挺胸抬头快步走,有助于增强信心。信心是取得成功的灵魂,只要有良好的心态就能达到你的目标。有时候,洒脱一点,眼前便柳暗花明;宽容一点,心中便海阔天空。身边的世界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睿智与宽容。面对中、高考,保持你心灵的善良与纯洁;保持你情感的热情与丰富;保持你精神的进取与激昂;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你就会生活惬意,考场得意;好的高中、大学之门将会为你打开,世界之花将会为你铺满——态度决定成败。

关闭窗口